混凝土信息网

搜索
混凝土信息网 新闻资讯 百科 查看内容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2019-12-9 15:55| 发布者:星木| 查看:859| 评论:0

摘要:01柱钢筋绑扎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柱筋绑扎→安装柱筋定位卡具→平台混凝土浇筑→拆除定位卡具→套柱箍筋→柱主筋连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控制线→箍筋绑扎→保护层设置操作要点:1、定位卡具制作:柱钢筋绑扎前 ...

01柱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柱筋绑扎→安装柱筋定位卡具→平台混凝土浇筑→拆除定位卡具→套柱箍筋→柱主筋连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控制线→箍筋绑扎→保护层设置

操作要点:

1、定位卡具制作:柱钢筋绑扎前,根据柱主筋间距,制作钢筋卡具。卡具固定筋采用φ14 钢筋、限位筋采用φ6 钢筋,限位筋间距为柱主筋直径+10mm。主筋定位卡制作完成后,涂刷黄色油漆标示。

2、柱筋绑扎:根据钢筋位置线校正板面上部预留柱筋,吊装绑扎柱筋。

3、柱筋定位卡具放置:按照图纸要求绑扎好柱钢筋。绑扎成型后,在距楼面标高上 20cm 处安装定位卡具,并与主筋绑扎牢固。

4、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包括采用机械连接或电渣压力焊连接施工),当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在搭接长度内,绑扎不少于 3 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 45 度,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 90 度。

5、竖向受力钢筋连接:柱主筋≥Φ16mm 采用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Φ12mm、Φ14mm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电渣压力焊连接或者钢筋绑扎搭接连接,<Φ12mm 采用钢筋搭接绑扎连接。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定,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6、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第一根箍筋距离楼面一般为 50mm。

7、柱箍筋绑扎:

1)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钢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箍筋与主筋要垂直。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箍筋闭合处处与柱主筋搭接区时,箍筋弯钩应设平直段,保证箍筋与主筋贴合;箍筋应尽量错开直螺纹套筒连接区域。

4)如箍筋采用 90 度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 5d。

5)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在箍筋和主筋结合部。

6)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在距楼面以上 50cm 处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便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8、保护层设置:保护层垫块应绑在柱纵向钢筋外皮上,使用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卡,间距控制在1000mm 左右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尺寸正确。

9、柱筋绑扎后,不得攀爬。在混凝土面以上 500mm 范围内主筋采用塑料薄膜缠绕,减少混凝土对主筋的污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压光时将塑料薄膜清理干净,并将钢筋周边混凝土抹压密实。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质量要求: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施工图纸及规范的规定,如有变更,需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3、箍筋末端应弯成 135°,平直部分长度为 10d。

4、层高超过 4m 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钢筋骨架不垂直。

5、钢筋的隐蔽验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相关要求。

6、柱筋定位卡加工尺寸必须严格按照柱主筋间距及柱主筋直径加工,主筋允许偏差±5mm。严格控制定位卡安装位置,避免过高不牢靠及过低浇筑混凝土后不易取出。定位卡的表面清洁,无锈蚀、缺陷、油污。

02

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立 2~4 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筋、竖筋→预留洞设置→预留洞附加筋

操作要点:

1、墙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2、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3、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可用直径 6~10mm 的钢筋制成,其纵横间距不大于 6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4、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5、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墙体钢筋从楼板面或暗柱边起步距离为 50mm。

6、梯子筋、F 卡顶模棍长度为:墙厚-2mm,采用切割锯切割,顶模棍两端涂防锈漆。

7、预留洞处墙筋切割或调整应规范,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设置附加筋,固定预留洞盒钢筋不允许焊接主筋固定。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模板上口上 200mm 左右绑一道水平梯子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质量要求: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及重量偏差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施工图纸及规范的规定,如有变更,需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3、钢筋的表面清洁,无锈蚀、缺陷、油污。钢筋绑扎牢固,不得有松动、移位现象。


03

梁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1、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1)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画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2、板钢筋安装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操作要点: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4、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

5、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 135 度,平直部分长度为 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 5d。

6、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 50mm 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7、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 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梁筋的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8、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 30mm 或主筋 1.5d,以利浇筑混凝土。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9、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梁的高度较大(≥1.2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

10、板钢筋安装前,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并按主筋、分布筋间距在模板上弹出位置线,按弹好的线,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11、底板筋一般先铺设短向钢筋,后铺设长向钢筋,双向板应满扣绑扎,下层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得小于 5d,并伸至梁中心线,上层钢筋伸入支座必须满足锚固要求。板面层筋绑扎方式与底筋相反,板面筋搭接应错开支座位置,在跨中搭接。

12、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13、板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一般间距 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并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符合规定。

14、板筋上下层钢筋之间应设置相应的定位件以固定钢筋的位置,设置间距根据板厚在施工方案中必须加以明确。板钢筋绑扎后尽量避免踩踏,主通道部位设置跳板。

15、住宅工程的栏板可采用带定位卡的钢筋马凳对楼板上层钢筋和栏板主筋定位,长度可以与栏板通长,施工时,将定位筋放置在阳台楼板内外侧双排筋之间。

16、梁二排钢筋固定技术措施

1)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 25mm 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下图所示处理。

2)分隔筋直径不小于 25mm 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

3)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 0.5m 处设置,以后每增加 3m 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 2 处。

4)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 1.5m 处设置,以后每增加 3m 设一处,每跨不少于 2 处。

17、框架梁、柱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梁、柱箍筋应制作 135°弯头;当梁、柱纵筋较密,无法制作 135°弯头时,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不得焊伤箍筋。

2)梁柱节点箍筋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当现场安装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 1根ф12 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如右图所示。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18个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掌握有大用

质量要求: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及重量偏差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施工图纸及规范的规定,如有变更,需办理设计变更文件。钢筋下料准确,钢筋加工规范规范、准确,成品符合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3、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错开符合要求。钢筋网片顺直,不得打弯,间距排距准确。

4、上铁的弯钩朝下,下铁弯钩朝上,光圆钢筋弯钩 180°;附筋端头平齐,钩朝下;搭接头绑扎方法正确,绑扣结实,无松扣、跳扣。保护层厚度应准确。

5、次梁箍筋要与次梁主筋贴合。主次梁交接处,要严控截面尺寸。


04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检查钢筋质量→检查焊接设备→校正钢筋垂直钢筋→固定焊接夹具→装焊剂→接通电源→引弧→稳压→加压顶锻保温→收集剩余焊剂、拆除夹具→打掉熔渣、检查焊接接头质量

操作要点:

1、焊机容量选择:电渣压力焊可采用交流或直流焊接电源,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一般32 直径及以下的钢筋焊接时,可采用容量为 600A 的焊接电源;32 直径及以上的钢筋焊接时,应采用容量为 1000A 的焊接电源。

2、确定焊接参数:钢筋焊接前,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接参数。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三个主要方面。

3、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4、施焊:

1)引弧过程:引弧宜采用钢丝圈或焊条头引弧法,亦可采用直接引弧法。

2)电弧过程:引燃电弧后,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的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头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渣池。

3)电渣过程:渣池形成一定的深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渣池温度升到接近 2000 度,将钢筋端头迅速均匀地熔化。

4)顶压过程:当钢筋端头达到全截面熔化时,迅速将上钢筋向下顶压,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同时切断电源,施焊过程结束。

5)接头焊毕,应停歇 20~30s 后,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夹具,并敲去渣壳,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 4m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