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水泥、粉煤灰、发泡剂等材料,通过配合比设计实验制备现浇泡沫混凝土; 概述 泡沫混凝土是水泥基轻质多孔混凝土的一种,通常是由硅质材料、钙质材料、水及泡沫剂或发泡剂等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发泡,浇筑、养护、固化成型的一种多孔材料。因其自身的结构特点,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热、隔音、防火等诸多优点,应用广泛[1]。根据生产工艺和用途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化学发泡:将化学发泡剂、水与水泥基材料一起混合搅拌均匀成浆体,在静停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泡,料浆逐渐膨胀至一定体积,常压潮湿养护、固化成型,一般用于制作泡沫混凝土制品;另一种是采用物理方式发泡:将泡沫剂水溶液通过物理方式(或机械方式)预先制备出泡沫,同时将水泥基材料加水搅拌成浆体,泡沫与浆体再搅拌成泡沫浆料,浇筑、养护、固化成型,一般用于泡沫混凝土现浇应用[2~3]。目前,泡沫混凝土现浇约占其使用总量的三成左右。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节能65%标准的全面实施,对建筑围护结构部分的节能技术措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考虑传统的墙体保温系统、门窗系统、幕墙遮阳系统等外,楼层地面保温系统也被纳入其中。目前,就武汉市而言,绝大部分商品房建筑已经设计了楼层地面保温,受层高及利用空间限制,一般设计厚度为3~5cm。楼层地面保温层比较常见的施工方式有两种,一是现浇泡沫混凝土,二是陶粒骨料轻质混凝土,二者之间性能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泡沫混凝土与陶粒混凝土性能对比 性能 陶粒混凝土 泡沫混凝土 对比说明 干密度 ≥800kg/m3 150~1600 kg/m3 楼层保温一般设计容重为600~1000 kg/m3,泡沫混凝土选择空间更大 保温 密度≥800kg/m3,导热系数≥0.23 W/(m·K) 400~800 kg/m3区间内,导热系数在0.06~0.23 W/(m·K)之间 地面保温层受厚度限制(3~5cm),泡沫混凝土保温性能远优于陶粒混凝土 防水 陶粒自身易吸水 密闭气孔结构,吸水率低 泡沫混凝土优于陶粒混凝土 强度 一般≥5.0MPa 强度因容重变化相差很大,A07级强度≥2.0MPa 陶粒混凝土因其容重较大原因,强度相对高于泡沫混凝土 泵送 难于泵送,可泵送的陶粒混凝土密度必须≥1000kg/m3 易于泵送,泵送至100m以上高度也较为轻松 泡沫混凝土远优于陶粒混凝土 施工 轻骨料易上浮,难以铺摊、收平 基本实现自流平,只需简单收平作业 泡沫混凝土远优于陶粒混凝土 成本 陶粒等骨料价格高,成本相对较高 成本相对较低 泡沫混凝土经济性略优于陶粒混凝土 1 现浇泡沫混凝土的配制 1.1原材料 水泥:武汉阳逻水泥厂生产的娲石水泥,P.O 42.5,其物理性能见表2; 表2 水泥的物理性能指标 标准稠度用水量(%)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凝结时间(min) 3d 28d 3d 28d 初凝 终凝 26.0 25.4 52.1 5.47 8.90 235 325 矿物掺合料:采用武汉青山电厂粉煤灰,具体性能指标见表3; 表3 粉煤灰的性能指标 掺合料 等级 比表面积(m2/kg) 细度(%) 含水量(%) 流动度比(%) 需水量比(%) 活性指数 7d 28d 粉煤灰 Ⅱ — 13.4 0.1 — 100 54 79 减水剂:武汉苏博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3.0%,减水率27.50%。 发泡剂:发泡剂是决定泡沫混凝土质量关键之一,目前可用于现浇泡沫混凝土的物理发泡剂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松香类、合成类表面活性剂、蛋白类和复合型四种。前两种发泡剂因其自身缺点,已逐步被淘汰使用;蛋白类发泡剂因其发泡倍数大及泡沫稳定性好,被国外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复合类发泡剂为第四代发泡剂,是发泡剂未来研究发展方向,目前技术上尚待探索,产品较少,北京亚设YS-901复合型发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2配制实验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抗压强度、密度、和易性及保温性能指标的要求,需着重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 1)水胶比:会对泡沫混凝土强度以及其流动性有较大影响。2)泡沫的掺量:泡沫的掺量与泡沫的稳定性有较大关系,直接影响到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3)减水剂等添加剂的掺量。本实验设计的干密度为700kg/m3,粉煤灰掺量为30%。首先,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确定用水量及各胶凝材料用量: ρd=Sa(mc+mm) mw=B(mc+mm) 式子中ρd为泡沫混凝土设计干密度;Sa为质量系数,这里取1.2;mc、mm、mw分别为1m3泡沫混凝土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及用水量;B为水胶比值。 然后,计算所掺入的泡沫体积: V1=mc/ρc+mm /ρm+mw /ρw V2=K(1-V1) 式中,V1为料浆总体积(m3);ρc为水泥密度,取3100 kg/m3;ρm为粉煤灰密度,取2200 kg/m3;ρw为水的密度,取1000 kg/m3;V2为泡沫体积(m3);K为富余系数,这里取1.2. 最后,通过掺入的泡沫体积,计算发泡剂的用量: mf=my/(β+1) my=V2ρf 式中mf为1m3泡沫剂混凝土泡沫剂用量(kg);my为形成泡沫液质量(kg);β为泡沫剂稀释倍数,这里取30;ρf为按此稀释倍数发泡的泡沫密度,实测为36 kg/m3。 根据《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31-2014),当泡沫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时,水胶比应通过实验来确定。根据经验,本实验初步设定水胶比分别为0.3、0.4、0.5,外加剂掺量统一为0.8%,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得到如下配合比: 表4 不同水胶比的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编号 水胶比 水 (kg) 水泥 (kg) 粉煤灰 (kg) 发泡剂 (kg) 减水剂 (kg) 1 0.30 175 408 175 0.86 4.7 2 0.40 233 408 175 0.77 4.7 3
|